開學了,輔導作業成為了許多家庭的頭等大事。
綜藝《放學後》里的小肯就完美地呈現了孩子放學回家做作業的樣子:
做作業了,就開始伸懶腰,犯困:
做作業會有一些小動作:
(玩筆)
(一有人跟他說話就說個不停)
一個作業能做一個鍾:
讀著讀著書,演餓哭了:
總之,只要一讓學習他就發現,生活真有趣。
「快去做作業!」漸漸成為了家裡最常聽見的一句話。
三個孩子都進了日本一流的國立大學的日本親職教育專家田嶋英子在她的書《這些看不見的能力,比成績更重要!》這樣描述道:
這樣的關係看起來是父母比較強勢,孩子完全聽父母的化形式。
事實上,這樣的關係是孩子在使喚父母,孩子的行為成為讓父母被孩子牽著走的「媒介」。
他們選擇要在父母督促後才有所行動,也可以說是她自己選擇不要主動。
一旦形成這種「被動模式」,做作業的過程就會變成:
父母不催就不去做作業
每一題都要爸爸媽媽講解才「會」
做完作業的檢查工作到了父母的身上
甚至到後面,連作業的內容都需要爸爸媽媽去問別人的爸爸媽媽才知道
做作業的責任到了父母身上,孩子只是完成一個交付和動手的部分。
如此下來,孩子不僅更加無法獨立完成作業,甚至覺得作業是爸爸媽媽的責任,不是自己的。
那難道孩子不愛做作業,一做作業就拖拉我們就不管了嗎?
管。
但是問題不在,如何讓孩子乖乖做作業上。
而是,如何激發孩子學習的原動力。
引發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搶人大戰」的科學少年史愷昇的父親史文傑在《好的教育》一書中寫道:
讓孩子沉迷的電子遊戲一樣能解決我們孩子的學習問題。
1、遊戲是自願的,孩子可以選擇玩,也可以選擇不玩
2、遊戲是有趣的,枯燥的遊戲會被淘汰
3、遊戲是及時反饋:孩子馬上知道做得對不對
4、遊戲是遞進的:只要再努力一下就能通過,或許就能獲勝。
5、遊戲具有挑戰性:時而讓你疑惑,時而能發現解決問題,再讓他們在驚喜之餘期待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就這樣,遊戲讓孩子充滿了好奇、疑惑、不甘、驚喜與自信。
讓他們沉迷其中,也讓他們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這上面。
知道了遊戲背後的套路,就可以針對著學習上的問題進行解決:·遊戲是自願的,作業也可以多一點自主性遊戲是自己選擇玩與不玩,作業是沒有選擇的。
但是我們可以留給孩子怎麼做的自由,先完成哪項作業,怎麼完成作業,時間上的安排。
比如孩子在做抄寫的作業時,我們可以允許他們聽音樂,允許他們哼小調。
當然,如果因為聽音樂導致抄錯了,就是他們自己的問題讓他們重新再抄一遍。
爸爸媽媽們很容易,忍不住,看到不喜歡的小動作就要說一下。
但其實在家長的你一言我一句中,孩子的注意力在過程中就被分散了。
有時候,孩子就是會通過一些無傷大雅的小動作才能保證思考的流暢。
成長教育專家蘭海這樣建議到:每個父母都會經歷這個階段,我又想讓他獨立,又擔心我每天看見他在獨立的時間裡面做的都是我看不下去的事情。
但是每個人是從他律到自律的。
一開始的監管很重要,但是後面的放手更重要。
我們要求孩子做事時,如果尊重了他們自主權,那麼孩子的反抗就會少一些。
孩子做作業的時間,是他們的時間。
在《孩子,把你的手給我》里兒童心理學家們都認為:
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父母就應該表現出這樣的態度:家庭作業完全是孩子和老師的事。
父母不應該就家庭作業的事跟孩子嘮叨不休,他們不應該監督或者檢查孩子的家庭作業,除非孩子要求她們這麼做。
同時,不要在孩子做作業的期間,評論孩子的坐姿,數落他們的外表,在意他們桌面的整潔……
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其實並不是在幫助孩子糾正習慣,反而是給他們添加了負擔。
演員王琳也分享自己在看孩子打網球的時候,孩子的關注點其實不在球上,而在自己的臉上。一看到媽媽臉黑了,壞了我是不是打得不好。
既要顧及著父母的反應,又要照顧手上的作業,結果當然是兩件事都沒做好。
如果我們真的有什麼需要提出的,要在孩子完成作業後。
保證他們在作業時間內注意力的連貫,才不會出現一會上廁所,一會吃東西,一會要喝水,坐都坐不住的情況。·讓孩子沉迷遊戲的不是貪玩,而是自發的思考遊戲里,適度的困難會點燃孩子的挑戰欲。
作業的困難,卻會讓孩子果斷放棄。
我們以為這是因為遊戲更好玩,更有趣,孩子愛玩的緣故。
其實,有時候遊戲帶來的難度本身可能更大。
甚至有做了幾天功課都攻略不下的關卡,但這並不會降低孩子的積極性。
在遊戲里,失敗了它只會簡單地告訴孩子失敗了。
孩子自然而然地思考為什麼,為什麼會失敗是哪裡做得不好。
作業上,如果遇到不會做的題目。
一開始,父母也能心平氣和地說再試一下,換個思路。
但是,當說了兩三次孩子還是錯的,就壓不住蹭蹭蹭往上冒的火氣了。
學校說沒說,老師教沒教,你到底會不會,剛剛有沒有聽……
同時,如果在這一關上面太難了,孩子可以選擇不玩,放下手機明天再戰。
可是在作業上,我們會在一道題目上「鑽研」,讓大人和小孩都對作業產生了厭惡。
如果一道題實在孩子一下子沒辦法轉過彎,我們又想幫助孩子的。
可以先完成下面的題目,或者去洗個澡,回過頭來可能就突然想明白了。《中國中小學寫作業壓力報告》顯示,中國學生每天寫作業2.82小時,91.2%的家長有過陪孩子寫作業的經歷,其中每天陪寫的家長高達78%。有75.79%的家庭曾因「寫作業」發生過親子矛盾,陪寫作業成為幸福感下降的原因之一。和孩子產生矛盾的點往往在於:我們覺得這是簡單的常識,孩子卻說了幾次都不懂。
有些題目我們習慣用高級演算法去解決,孩子卻還沒學到。最後,父母煩躁不安,孩子被罵難受。
退一步,無論是作業還是輔導上,從直接輔導變成間接輔導,讓孩子自發的思考作為主導,結果可能超乎我們想像。·只是方法的問題,不是能力的問題遊戲給孩子傳遞出來一個很重要的信息:失敗是方法的問題,能力只要多練就能提高。
所以,孩子願意花時間「練英雄」,花時間做遊戲攻略。
因為即便輸了很多次,甚至心態崩了,他們也能在遊戲里找到成就感,找到快樂。
很多孩子在學業上沒有找到成就感,因為作業和考試上的困難,讓他們認為了自己的能力有問題。
覺得自己不是學習的料,覺得自己是學渣,所以爸媽不滿意自己,經常對自己生氣。
威脅和嘮叨是父母常見的參與孩子學習的方式,因為這讓人感覺已經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幫助」孩子學習。
事實上,這種警告不僅無用,而且危害更大。
緊張氣氛帶來的唯一後果就是家庭裡面常常有:生氣的父母和生氣的孩子。
對於孩子已經不喜歡做作業的問題,再因為作業產生家庭矛盾。
只會增加孩子對作業的不滿意感,從而對作業產生抵觸情緒。
這種時候,或許我們可以求助於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我希望你能做的更好一點,希望你學到更多的知識,更有見識。世界需要能幹的人,世上還有很多問題有待解決,你可以起到幫助的作用。」最 後至於孩子肯定會問的為什麼非得要拚命學習,分享一個我非常喜歡的答案:
因為生活很難,只有學習才能給我們帶來解決問題的工具和辦法。
要知道,人生遇到挫折時,知識和努力是走出困境最得力的幫手。
為什麼有的家長輔導作業很輕鬆?學霸爸爸揭秘「遊戲作業」法
開學了,輔導作業成為了許多家庭的頭等大事。
綜藝《放學後》里的小肯就完美地呈現了孩子放學回家做作業的樣子:
做作業了,就開始伸懶腰,犯困:
做作業會有一些小動作:
(玩筆)
(一有人跟他說話就說個不停)
一個作業能做一個鍾:
讀著讀著書,演餓哭了:
總之,只要一讓學習他就發現,生活真有趣。
「快去做作業!」漸漸成為了家裡最常聽見的一句話。
三個孩子都進了日本一流的國立大學的日本親職教育專家田嶋英子在她的書《這些看不見的能力,比成績更重要!》這樣描述道:
這樣的關係看起來是父母比較強勢,孩子完全聽父母的化形式。
事實上,這樣的關係是孩子在使喚父母,孩子的行為成為讓父母被孩子牽著走的「媒介」。
他們選擇要在父母督促後才有所行動,也可以說是她自己選擇不要主動。
一旦形成這種「被動模式」,做作業的過程就會變成:
父母不催就不去做作業
每一題都要爸爸媽媽講解才「會」
做完作業的檢查工作到了父母的身上
甚至到後面,連作業的內容都需要爸爸媽媽去問別人的爸爸媽媽才知道
做作業的責任到了父母身上,孩子只是完成一個交付和動手的部分。
如此下來,孩子不僅更加無法獨立完成作業,甚至覺得作業是爸爸媽媽的責任,不是自己的。
那難道孩子不愛做作業,一做作業就拖拉我們就不管了嗎?
管。
但是問題不在,如何讓孩子乖乖做作業上。
而是,如何激發孩子學習的原動力。
引發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搶人大戰」的科學少年史愷昇的父親史文傑在《好的教育》一書中寫道:
讓孩子沉迷的電子遊戲一樣能解決我們孩子的學習問題。
1、遊戲是自願的,孩子可以選擇玩,也可以選擇不玩
2、遊戲是有趣的,枯燥的遊戲會被淘汰
3、遊戲是及時反饋:孩子馬上知道做得對不對
4、遊戲是遞進的:只要再努力一下就能通過,或許就能獲勝。
5、遊戲具有挑戰性:時而讓你疑惑,時而能發現解決問題,再讓他們在驚喜之餘期待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就這樣,遊戲讓孩子充滿了好奇、疑惑、不甘、驚喜與自信。
讓他們沉迷其中,也讓他們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這上面。
知道了遊戲背後的套路,就可以針對著學習上的問題進行解決:
·遊戲是自願的,作業也可以多一點自主性
遊戲是自己選擇玩與不玩,作業是沒有選擇的。
但是我們可以留給孩子怎麼做的自由,先完成哪項作業,怎麼完成作業,時間上的安排。
比如孩子在做抄寫的作業時,我們可以允許他們聽音樂,允許他們哼小調。
當然,如果因為聽音樂導致抄錯了,就是他們自己的問題讓他們重新再抄一遍。
爸爸媽媽們很容易,忍不住,看到不喜歡的小動作就要說一下。
但其實在家長的你一言我一句中,孩子的注意力在過程中就被分散了。
有時候,孩子就是會通過一些無傷大雅的小動作才能保證思考的流暢。
成長教育專家蘭海這樣建議到:每個父母都會經歷這個階段,我又想讓他獨立,又擔心我每天看見他在獨立的時間裡面做的都是我看不下去的事情。
但是每個人是從他律到自律的。
一開始的監管很重要,但是後面的放手更重要。
我們要求孩子做事時,如果尊重了他們自主權,那麼孩子的反抗就會少一些。
孩子做作業的時間,是他們的時間。
在《孩子,把你的手給我》里兒童心理學家們都認為:
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父母就應該表現出這樣的態度:家庭作業完全是孩子和老師的事。
父母不應該就家庭作業的事跟孩子嘮叨不休,他們不應該監督或者檢查孩子的家庭作業,除非孩子要求她們這麼做。
同時,不要在孩子做作業的期間,評論孩子的坐姿,數落他們的外表,在意他們桌面的整潔……
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其實並不是在幫助孩子糾正習慣,反而是給他們添加了負擔。
演員王琳也分享自己在看孩子打網球的時候,孩子的關注點其實不在球上,而在自己的臉上。一看到媽媽臉黑了,壞了我是不是打得不好。
既要顧及著父母的反應,又要照顧手上的作業,結果當然是兩件事都沒做好。
如果我們真的有什麼需要提出的,要在孩子完成作業後。
保證他們在作業時間內注意力的連貫,才不會出現一會上廁所,一會吃東西,一會要喝水,坐都坐不住的情況。
·讓孩子沉迷遊戲的不是貪玩,而是自發的思考
遊戲里,適度的困難會點燃孩子的挑戰欲。
作業的困難,卻會讓孩子果斷放棄。
我們以為這是因為遊戲更好玩,更有趣,孩子愛玩的緣故。
其實,有時候遊戲帶來的難度本身可能更大。
甚至有做了幾天功課都攻略不下的關卡,但這並不會降低孩子的積極性。
在遊戲里,失敗了它只會簡單地告訴孩子失敗了。
孩子自然而然地思考為什麼,為什麼會失敗是哪裡做得不好。
作業上,如果遇到不會做的題目。
一開始,父母也能心平氣和地說再試一下,換個思路。
但是,當說了兩三次孩子還是錯的,就壓不住蹭蹭蹭往上冒的火氣了。
學校說沒說,老師教沒教,你到底會不會,剛剛有沒有聽……
同時,如果在這一關上面太難了,孩子可以選擇不玩,放下手機明天再戰。
可是在作業上,我們會在一道題目上「鑽研」,讓大人和小孩都對作業產生了厭惡。
如果一道題實在孩子一下子沒辦法轉過彎,我們又想幫助孩子的。
可以先完成下面的題目,或者去洗個澡,回過頭來可能就突然想明白了。
《中國中小學寫作業壓力報告》顯示,中國學生每天寫作業2.82小時,91.2%的家長有過陪孩子寫作業的經歷,其中每天陪寫的家長高達78%。有75.79%的家庭曾因「寫作業」發生過親子矛盾,陪寫作業成為幸福感下降的原因之一。
和孩子產生矛盾的點往往在於:我們覺得這是簡單的常識,孩子卻說了幾次都不懂。
有些題目我們習慣用高級演算法去解決,孩子卻還沒學到。最後,父母煩躁不安,孩子被罵難受。
退一步,無論是作業還是輔導上,從直接輔導變成間接輔導,讓孩子自發的思考作為主導,結果可能超乎我們想像。
·只是方法的問題,不是能力的問題
遊戲給孩子傳遞出來一個很重要的信息:失敗是方法的問題,能力只要多練就能提高。
所以,孩子願意花時間「練英雄」,花時間做遊戲攻略。
因為即便輸了很多次,甚至心態崩了,他們也能在遊戲里找到成就感,找到快樂。
很多孩子在學業上沒有找到成就感,因為作業和考試上的困難,讓他們認為了自己的能力有問題。
覺得自己不是學習的料,覺得自己是學渣,所以爸媽不滿意自己,經常對自己生氣。
威脅和嘮叨是父母常見的參與孩子學習的方式,因為這讓人感覺已經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幫助」孩子學習。
事實上,這種警告不僅無用,而且危害更大。
緊張氣氛帶來的唯一後果就是家庭裡面常常有:生氣的父母和生氣的孩子。
對於孩子已經不喜歡做作業的問題,再因為作業產生家庭矛盾。
只會增加孩子對作業的不滿意感,從而對作業產生抵觸情緒。
這種時候,或許我們可以求助於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我希望你能做的更好一點,希望你學到更多的知識,更有見識。世界需要能幹的人,世上還有很多問題有待解決,你可以起到幫助的作用。」
最 後
至於孩子肯定會問的為什麼非得要拚命學習,分享一個我非常喜歡的答案:
因為生活很難,只有學習才能給我們帶來解決問題的工具和辦法。
要知道,人生遇到挫折時,知識和努力是走出困境最得力的幫手。